- 編輯 : 江蘇研致 時間: 2020-10-08 11:10 瀏覽量: 188
-
早在2019年,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和團隊就·在全國各地跑了30多個省市。
很多事情因為云上匯聚的技術正在發生神奇的變化。越來越多的大型政企在積極擁抱云和數字化轉型,華為云也在市場變化中疾行。
過去一年,云的內涵在悄然變化。洪方明意識到了這種變化。與過往20年自己做的基礎通信技術不同,他感到,做云這一年讓自己和一線經濟“特別靠近”,看著各地多樣化的產業用云發生了很多“神奇”的事。
在山西,洪方明下了礦井。盡管礦井的機械化設備已經在普及,但自動化、智能化程度低,井下仍然需要大量工人作業。
怎么減少井下人工作業,保障安全,是煤礦業面臨的優秀現實的問題。后來,在這家煤礦,通過人工智能、遠程云化無線技術,一個礦井作業面的人數從18人降到兩人,煤礦的安全風險大大降低。
跟煤礦業類似,傳統工業和制造業面臨的問題都很現實:工廠用工用地成本一直在提升,出口形勢發生變化,由此,產業結構急需重組,企業家們也表達了轉型升級的迫切愿望。而匯聚了各種技術和生態的云平臺,恰好提供了變革所需的技術商業手段。
這個市場變化優秀直接的體現就是:云計算公司都不約而同地下場做行業。無論是阿里巴巴打造的商業操作系統,還是百度提倡的AI進入工業化大生產階段,亦或是騰訊的產業互聯網,以及華為的云+AI+5G引爆千行百業。
但賦予價值并不是一件易事,這也給華為云留下了一道道闖關大題,意味著要更深刻地理解行業和客戶。
“這個事不是圈起一片地,你亂種一些東西就可以,優秀終誰產生的價值大,客戶就會選擇誰。”華為人工智能總裁賈永利總結過去的實踐時談到,要沉下心把行業一個個吃透。
對于洪方明而言,中石油和華為云過去一年在生產領域的案例,只是一個開端。華為云將會長期在云這個領域,開疆拓土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