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編輯 : 江蘇研致 時間: 2020-11-06 12:28 瀏覽量: 209
-
在數據中心領域,DCIM存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:DCIM本身是一個很好的產品,可是高昂的成本,讓它無法更好的普及。如何提高性價比,讓更多的用戶看到其價值?給數據中心裝上智能化的大腦,通過云化、智能化技術,推進數據中心管理系統從動環監控向DCIM,并不斷超越DCIM的方向發展,讓運維更簡單、運營更高效,是華為數據中心管理系統團隊的奮斗目標:DCIM+。
怎么讓DCIM走進“千家萬戶”,對得住用戶掏出的每一分真金白銀。給數據中心裝上智能化的大腦,通過云化、智能化技術,推進數據中心管理系統從動環監控向DCIM,并不斷超越DCIM的方向發展,讓運維更簡單、運營更高效,是華為數據中心管理系統團隊的奮斗目標:DCIM+。
在“智能DC,云啟未來”第三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峰會上,天津臻云IDC部署的DCIM+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現場參觀環節吸引了大批觀眾。
動環監控是其優秀基本的屬性,有著二十多年的成熟應用,這里不再做贅述。
對于一款工業產品,購買者關心的是其實用性,投資者關心的是運營數據。IDC作為一個生產中心,同理如此。如何既緊扣用戶優秀小產出單元(機柜/U位),同時又滿足多方面的需求,華為DCIM+設計有獨特的業務大屏,支持多業務組件的任意分屏組合,然后一體化顯示,每個用戶都可以DIY自己的專屬界面,如天津臻云的業務大屏。
首先關注KPI指標 ,如臻云IDC整體建設數據、已安全運行多少天,目前服務于多少客戶,這些客戶的業務特征等等;
其次是整體運營指標,SPC(空間、電力、制冷)整體已出售占比,從能耗、空間利用率挖掘潛力;
再則包含整個IDC的基礎設施設備當前投產情況,并從客戶資源的維度分析,出租率與實際投產率。如上圖中展示的運行蓄電池備電時間和暖通系統備冷時間都是15分鐘。投資者和客戶都可以在優秀短的時間內掌握IDC的宏觀運營數據。
不僅僅是宏觀參數,還有基于配套基礎設施的詳細數據圖表分析。如下圖:電費作為數據中心日常管理中的第一支出,毫無疑問需要精打細算,不僅僅是IT耗電、制冷耗電的詳細量化、指標化,更要細化到每臺精密空調的能耗比,每個機柜的電能消耗,及峰、谷、平不同時間段的用電占比,并依次從高往低進行排名晾曬,既給耗電不合理的設備增加壓力,同時管理員對可節能設備也一目了然。節省的電費就是IDC利潤,數據中心運營不僅開源,也需要節流。
在天津臻云DCIM+平臺中,除了已講到的業務大屏外,還有電子化運維、資產管理、容量管理 、運維管家APP等價值特性,且在后續報道中一一詳細分解。
正如第三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峰會主題所說:智能DC,云啟未來。華為DCIM+以云化技術推動數據中心集中化管理,提升運維效率和實現運維經驗的共享;以設備+管理軟件協同的一體化智能技術,推進數據中心設備智能化,運維簡單化,以基于AI/大數據的資源管理精細化,支撐數據中心運營更高效。
華為DCIM+用智能為客戶創造利潤。
標簽: